福州依海肉燕老铺,源自清代同治年间(1869年),由福州人王世统在台江区海防前延平路(今白马南路大庙新村)开设的“聚记清水肉燕店”。王世统(乳名金聚)创制的肉燕,放入锅中久煮,汤水不糊,其店名因此而得。聚记清水肉燕,选用精肉、地瓜粉、糯米和少量精盐为原料,经千锤百捣加工而成,产品白而薄,味美耐煮,为福州人年节或喜庆宴请宾客时的一碗大菜,也称“小长春”、“太平燕”。闽人对旅外的亲友,常不远千里寄赠肉燕,以慰乡思。因而,聚记清水肉燕店生意兴隆。王世统的独生女儿王妹黁出嫁后,承继父业,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台江区海防前延平路48号即聚记肉燕店对面又开了一家“聚利肉燕店”,生意同样兴隆。后来她又将王家制肉燕绝技传给儿子陈依海。民国18年(1929年),陈依海独自掌管“聚利肉燕店”,雇员若干,前店后坊,精工细作,选用猪后腿精肉,配以正宗罗源地瓜粉,制成鲜、干燕皮,质量上乘,与众不同,不仅畅销福州城,而且深得旅外侨胞欢迎,畅销东南亚各国。1956年,公私合营后的聚利肉燕店并入福州市食品公司肉制品加工厂下杭街燕社。陈依海、高依妹夫妇俩都在燕社做工。1963年,陈依海觉得做多做少、技术好坏,工资...[ 查看更多 ]